相和歌源于下层民间,是“街陌谣讴之词”。它本来是“徒歌”,意思是清唱的歌曲,没有伴奏或他人应和,是一种相当古老的演唱形式。后来加上帮腔,一人唱,多人和。这些徒歌加上管弦伴奏,就成了动听的相和歌了。所谓“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”[33],歌者手执一种叫节的乐器打节拍,管弦配乐,就开始唱了。
相和歌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与舞蹈相结合,成为歌、舞、乐器相配合的大型演出形式,称为“相和大曲”或“大曲”。最能反映当时的音乐歌舞水平。后来它又脱离歌舞,成为纯器乐曲,称为“但曲”。“大曲”的曲体结构比较复杂,一般由“艳”、“曲”、“乱”或“趋”三段组成。“艳”是引子或序曲,在曲前,多为器乐演奏,有的也可歌唱。“曲”是整个乐曲的主体,一般由多个唱段连缀而成。在歌唱的段与段之间有“解”,这是舞蹈乐曲的过门,是歌唱中间以舞蹈来穿插变化的部分。“乱”或“趋”是乐曲的结尾部分,可以是一个唱段,也可以是一个乐曲段。当然,在实际创作中,“大曲”的曲式也是灵活的,有的无“艳”,有的无“乱”,有的既无“艳”也无“乱”,只有“曲”。如《东门行》就只有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