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,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一书的划时代贡献,在于它是作者引唯物史观之光照亮古老史学殿堂的一个伟大的创举。关于古史的认识、叙述与研究,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历史。孟子说:“王者之迹熄而《诗》亡,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》作。”[6]孟子是把《诗》看作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的反映。司马迁在《史记·殷本纪》后论中说:“余以《颂》次契之事,自成汤以来,采于《书》、《诗》。”司马迁也是把《书》、《诗》作为历史记载来看待的,他据此写出了殷、周的历史。逮至章学诚,乃在总结、发展前人见解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《六经》皆史”的理论性认识。他认为:“古人不著书,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,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。”[7]他编《文史通义》,把《易教》、《书教》、《诗教》、《礼教》诸篇置于卷首,是强调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在史学上的重要。清末,章太炎进一步指出:“古史多出神官,中外一也。人言六经皆史,未知古史皆经也。”[8]章太炎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上指出了所谓“经”者,原本是史。他的这一认识,具有更深刻的意义。这些认识,在中国史学上都是很有价值的,它们对于人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有不少启迪。但是,我们必须承认的是,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,这座巍峨的中国古老史学殿堂,总是时隐时现地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和神圣的气氛,以致使人们的一些真知灼见都为之黯然失色。
相关影视:高清无码中文制服 下载